彩电工业的转型将创造大量新的商业机会和就业机会。在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之际,重新认识和定位彩电工业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记者采访了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林元芳,他向记者阐述了今后我国彩电工业发展规划。他认为,振兴我国彩电工业需实施产业链战略、大公司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差异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前瞻性战略等6大产业战略,争取3年实施6大战略,积极推动彩电工业转型,建立四位一体的平板显示工业体系,从而巩固我国彩电工业在全球市场上的地位。 危机冲击彩电业 记者:国际金融危机减缓了全球对彩电的需求,我国彩电业当然也受到了很大冲击。请简单介绍一下2008年我国彩电业的运行情况,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彩电业到底造成怎样的影响? 林元芳:2008年彩电行业维持惯性增长势头,但未来增速下滑将不可避免。根据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的统计和分析,2008年我国彩电总产量将达到8932万台,比2007年增长1.4%;出口将达到5015万台,同比增长5.1%;出口占产量的比重将达到56.1%,比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国内市场的总出货量将达到3885万台。与2008年前三季度相比,2008年第四季度彩电行业增幅已明显回落。另外,数字电视呈多元发展趋势,截至2008年年底1.5亿有线电视用户中数字电视用户将达到4400万户左右,新增1600万户,有线数字化程度达到25.97%。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这一外部诱因给资源配置和市场都高度全球化的平板电视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一方面带动显示技术更替速度加快,另一方面,也带来市场和行业较大的波动。 当前我国每年生产各类显示技术彩电8000多万台,占到全球彩电市场年需求量的44%,出口量超过50%;国内需求约3800万台,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着15%~20%的份额,与北美、欧洲同列全球前三大市场。 在全球CRT(阴极射线管)、LCD(液晶)、PDP(等离子)电视产业前20强的统计中,我国的TCL、创维、康佳、长虹、海信、海尔等6大品牌榜上有名,这6大本土品牌的电视机供应量占全球电视市场需求量的20%左右。我国产品在CRT领域全球市场占有率保持在30%以上,在LCD和PDP领域占有率分别接近8%和4%。 如果不尽早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全球彩电产业45%的加工能力、20%左右自有品牌占有率和占有全球15%~20%份额的国内市场,将不可避免地被日、韩等跨国公司所蚕食,使多年来积累的市场、技术、品牌优势付之东流。从加强国家信息产业安全的角度出发,只有加速彩电产业转型,才能实现CRT彩电向平板彩电产业结构的转移、提升国内品牌彩电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确保我国彩电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技术水平实现同等先进水平的战略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