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如果说2007年是国产手机的冬天,那么2008年则是寒冬,但“山寨机”却不信这一宿命。
正当国产手机全线溃退之时,“山寨机”却异军突起。2007年,“山寨机”销量多达1.5亿部;2008年,它们攻城略地,由原来的二三线城市向一线城市进军。
然而,如何看待“山寨机”,国人意见严重分歧。有人视之为品牌手机的榜样,应弘扬其草根精神;有人视之为毒药猛兽,必欲斩草除根而后快。孰是孰非,众说纷纭!
我们或许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它——虽然“山寨机”以价格优势见长,但这种优势是建立在国家税收流失基础上的,且其质量和售后服务也饱受诟病。然而,这不足以就此否定“山寨机”,它在市场响应速度及对消费者需求的把握上,值得品牌厂商借鉴。
“山寨机”为何如此受宠?大行其道的秘诀在哪?政府的监管是否存在漏洞?面对汹涌而来的“山寨机”,政府要做的,不是治标不治本的打压,尽快引领其走上“从良”之路才是终极目标。
7月16日,深圳华强北,人头攒动。
“工商的来了!工商的来了!”不知从哪个柜台喊出的这句话,让整个远望数码商城一楼慌成一团,售货员手忙脚乱掩藏和转移“山寨机”。
旋即,卖场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原来,这是虚惊一场,走进卖场的两个穿制服的人,并不是工商局的,而是两个退伍军人,他们周末来手机市场转悠。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6月上旬,央视的一个调查报告,将“山寨机”推向了风口浪尖。为了迎接全国文明城市检查,6月16日开始,深圳市对“山寨机”市场展开了新一轮严打。
在远望数码商城的公告栏里,赫然可见市工商局公布的严打成果,诸如某某柜台被罚或被查抄的告示,吸引了不少围观者。
“这次严打的对象只是高仿机,比如在外观和标识上打擦边球的产品NOKYA、HiPhone,它们侵犯了知识产权。”一柜台老板直言不讳,“检查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卖场一般都会提前得到消息,大家会把产品转移到其他地方。”
相对卖场的火爆,赛格广场和科技大厦等几处写字楼(那里集中了上千家小型手机公司)则相对冷清不少。记者想找一些采访对象,发现不少公司已经关上了门,有的还在门上挂一把锁。有趣的是,记者敲了几下门,竟然有人小心翼翼地伸出头来探看。
这些公司早在有关部门查处之前,就已听到风声,关门或挂锁其实是一种假象,目的是躲避严打,里面都在正常运作。
第一章 “山寨机”的前世今生
原本属于高科技行业,但由于联发科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一规则,使得手机行业技术壁垒轰然倒地。特别是2007年10月,国家实施长达9年的手机牌照制解禁,“黑手机”合法漂白,“山寨机”由此得名,并风行于世。
今年以来,国产品牌厂商的日子愁云惨淡,就像染上了一场瘟疫,先有波导退出手机研发,接着联想剥离手机业务,创维不久前又宣布甩卖手机部门股权,华为也正在为出售手机业务寻找买家。但“山寨机”却颇为争气,一路高歌猛进,将自己的触角伸入一线城市。
“山寨机”的由来
“山寨机”的诞生,有其深刻的行业背景和社会内因。刚进入21世纪,当时手机还是卖方市场,波导、TCL随便推出一款产品,忽悠一下就能赚得盆满钵满。记得当年TCL推出一款“钻石手机”,几乎卖疯。其实,万明坚所鼓吹的“钻石手机”,分明只是镶了一块玻璃。而同样,波导一款做工很粗的“女人星”,刚出来时,也轰动一时。
早期,用户对国产手机的底细还不知情,只因是国产货且价格低于洋品牌,所以选择了它们。但纸终究包不住火,国产手机的质量存在致命缺陷,掉漆、死机、白屏时有发生。据时任TCL集团品牌管理中心总经理的戴钢介绍,TCL手机的返修率高达40%。重营销轻质量、缺乏核心技术,使国产手机的市场反应速度慢,产品跟不上形势。
消费者逐渐失望,并将目标转向洋品牌。当时,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的产品由于质量稳定,很受欢迎。但问题在于,垄断技术的洋品牌追求暴利,一款普通的手机,价格竟然高达3000来元,普通消费者根本承受不起。
那时候,手机牌照还是一道很高的门槛。既然存在牌照手机,就有“黑手机”。不过,它们当时都使用韩国小厂商的芯片,质量很不稳定。虽然价格低了不少,消费者却不敢冒险。
谁也不曾料到,今天功能更强大、造型更多样的手机,却只要几百元。这一切,都得归功于“山寨机”的问世。而“山寨机”能有今天,得感谢联发科的创始人蔡明介,在看到国产手机质量问题以及洋品牌价格太高后,他决定研发一种集成芯片。
2003年底,联发科手机芯片量产出货,因为芯片质量好和功能多,别人要1年时间才能出一款手机新品,而采用联发科的方案, 3-6个月就能出货。2006年,联发科别出心裁,把别人需要几十上百人、一年多才能完成的手机主板、软件集成,研制出了廉价的MTK手机芯片,这一手机史上的大变革,彻底让手机生产没有了核心技术。
联发科向手机厂家提供turn-key模式,即将芯片、软件平台以及第三方应用软件捆绑,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相当于出了手机半成品,而厂家只需套个外壳,配块电池,租一间房子就能生产手机了。
据统计,2007年使用联发科解决方案的手机,在内地市场占有率为42.8%,几乎所有国产厂商(夏新除外)都采用了联发科的芯片,结果夏新去年暴亏8个亿。由于采用联发科芯片的厂商越来越多,使其出货量越来越大,资金实力迅速提升,系统故障率也逐渐降低。
其实这种生产模式早已不难理解,比如戴尔电脑,戴尔并没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但它却将电脑的成本做到了最低,做成行业的佼佼者。目前,同样配置的手机,“山寨机”价格仅为洋品牌的1/5,是国内正规厂商的1/2。
“山寨机”的市场反应速度也极快,一两个月就能推出一款新品。虽然正规品牌也使用联发科的芯片,但它们的产品须经多关检测,耗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
“我们玩不过‘山寨机’!”深圳一家国内品牌厂商的市场部经理道出了自己的无奈,“我们生产一款新机型,从立项到投入市场,至少要花上半年时间,等成品推向市场,已然变成淘汰机型,‘山寨机’又出新品了!”首页
前十页
上一页
12
3
4
下一页
后十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