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海信集团获悉,由北京大学企业管理案例研究中心联合《北大商业评论》共同推出的首届“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家”名单正式出炉。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榜上有名。据了解,本次上榜名单共包括了李嘉诚、柳传志等共25位在中国颇具影响力的企业家。
据悉,“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家”榜单由北京大学企业管理案例研究中心根据近五年来的综合调查数据,确认了50名最受尊敬企业家入围名单,再由20位专家学者、资深媒体人以“企业业绩卓越、独特的管理经营理论、个人魅力、热心慈善公益事业”等作为评判标准,最终评选出25位“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家”。
近年来,海信保持着稳健的发展风格,而集团董事长周厚健着眼全局的前瞻眼光,令一向低调的海信不时闪耀光彩,引得世人瞩目。
周厚健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技术立企”的企业理念,带领海信不断突破行业尖端技术,使得技术成为海信的核心竞争力。2005年,“信芯”在海信问世,结束了中国彩电无中国芯的历史;同年,代表国际最先进的矢量变频冰箱技术在海信诞生;2007年,中国彩电业第一条液晶模组生产线在海信开工投产,海信以“信芯+模组”的组合竞争优势,由此填补了国内家电业上游核心技术的空白。此外,在海信致力发展的信息领域,智能交通产业不断取得突破,成功中标北京奥运城市交通建设项目。
在海信稳健发展的轨迹中,周厚健非常看重大与强的平衡,但同时强调做强比做大更重要,认为二者的均衡发展将成为企业决胜的关键。因此,健康经营成为海信经营的真谛。在企业发展的风险和利益方面,海信始终如一地坚持稳健经营理念。海信并购科龙就较好地平衡了风险与利益的辩证关系,从而使这个上市公司逐步走上了稳健的发展之路。海信稳健经营的理念支撑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使海信连续两年获得中国国家统计局调查中心发布的中国大企业竞争力500强排名第一的荣誉。
国际化也是海信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在海信的国际化进程中,为了维持企业在海外的可持续发展,周厚健为海信确立“研发先行”的推进步骤。2007年,海信顺利完成了国内外优势发展资源的全面整合。截止到目前,海信在海外开办了南非、匈牙利、法国三家工厂,在南非、美国、荷兰设立了研发中心,与国内青岛、北京、顺德、深圳的研发机构形成24小时不间断研发。2007年,由海信欧洲研发团队设计的 “蔚蓝海岸”家庭影院获得家电业“奥斯卡”之称的德国IF大奖,这也是中国彩电业50多年来第一次获此殊荣。
近些年来,周厚健带领海信在社会责任方面表现尤其突出,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公民形象。如在收购科龙问题上,海信表现出了敢于担负责任、立足诚信经营的企业风范,保障了投资者、员工、政府等相关者的利益,是现代优秀企业公民的楷模。这也让海信连续3年获得“最佳企业公众形象奖”。进入2008年,海信又提出“海信科技 奉献2008”的口号,正式签约成为“微笑北京”2008志愿者的家电行业唯一合作伙伴,以实际行动实现对社会责任的承诺。
海信的潜力亦引起国际著名的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关注,并连续两年在分析报告中指出海信是“全球最有可能成为顶级企业”的公司之一。可以预见,周厚健引领的海信,将会朝着全球顶级企业的方向迅速逼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