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9日,中国指数研究院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研究,完成了国内首份家电商圈研究报告——《2007-2008年度北京家电商圈调查研究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在经历了21年的发展后,北京家电零售市场目前已形成了沿三环的北三环-马甸商圈、西三环-中央电视塔商圈、南三环-洋桥商圈、东北三环-西坝河的四大主要商圈。这4处商圈聚集了北京家电卖场最为重要的门店,在销售额、客流量、产品种类上都占据了北京家电零售市场最为重要的位置,对周边间接辐射面积37平米公里,家电年营业额达116亿元。
国内首次家电商圈权威调查
据了解,以往的商圈调查主要在百货、房地产等行业中进行,此次关于家电商圈的调查是目前国内第一次关于家电商圈的全面、权威调查。据全程主持此项研究的中国指数研究院介绍,此次调查历时近一个月,由中国指数研究院在国内权威网站刊登调查问卷,并通过实地查访、网上问卷、实地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截止问卷结束期,网络调查有效样本5000余份,实地调查4000份左右,参与对象大多数是消费电子产品的主要消费者,基本都具有到家电卖场购物的经验,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据介绍,此次调查主要通过对四项因素进行综合评定得分的方式进行,四项因素分别设定为商圈规模、商圈市场吸引力、商圈便捷性、商圈潜力,上述四项因素又分别包括商圈营业额、家电产品丰富性、门店营业面积、产品价格及促销力度、服务质量、购物环境、知名度、商业配套、交通环境、周边居民区数量等20项参数,在调查后对四项因素设置不同权重进行综合评分,通过评分选出北京市场主要的商圈,并对商圈中的门店进行评比分析,对北京商圈进行透彻的研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副主任陆刃波认为,作为国内市场化程度最高行业之一,家电零售行业的发展在我国整个商业行业发展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家电零售市场通过市场规律的竞争,在布局方面具有非常大的科学性和代表性,家电商圈的形成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北京商业行业的发展规律。陆刃波表示,家电购买已成为居民安居中的重要一环,居民的家电消费、选购品质逐年提升,家电商业聚集程度也越来越高,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居民居住选址、商业聚合以及区域地块价值。因此,家电商圈的调研实际上也具有重要的民生方面的意义,对消费者的购物选择、居住选择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陆刃波表示,从北京市整个商圈的形成来看,主要的成因已由以往的以百货、商超为主逐渐向家电零售卖场方面转变。家电卖场最早的选址在很大程度上受地区性商圈的影响,但是随着家电卖场的不断发展,家电卖场的选址形成的商圈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百货业的选址,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商圈的核心决定者已经由百货商场形态转而向家电卖场的业态转变。实际上,现在家电零售同百货企业之间已经开始形成了一种互动的商圈关系,两者互相带动、互相促进同一个地区的繁荣。
富力(北京)地产商业运营总监关成军表示,从历史上来看,商圈的形成往往是历史积淀的结果,一个商圈的形成往往要经过数十年,从一个标志性的大型商业企业开始经过不断积累才能带动周边形成繁荣的商业,而商圈一旦形成,对于周边的商家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这些商圈之间往往形成互相的协力,形成良性的互动。
商圈一旦形成,周边的房价和租金也会随之上升。随着北京家电连锁行业的不断发展,目前形成的这四个主力商圈周边的地价和房租也都相比以往有很大的提升。
家电商圈沿三环分布,四大主力商圈形成
白皮书显示,北京家电卖场发展迅速、竞争加剧,形成规模扩张、不断整合的局面。截至目前,北京家电卖场数量已经超过150家。在主要家电连锁巨头的推动下,北京家电市场在门店布局、区域竞争、相关商业的聚集等诸多方面显现出明显的特征,也逐渐影响着居民的购买习惯,促进了北京家电商圈的形成。
研究表明,2007-2008年北京家电卖场在规模和布局上呈现规模聚集趋势,目前市区较为成熟的家电商圈有:北三环-马甸家电商圈、西三环-中央电视塔家电商圈、南三环-洋桥家电商圈、南三环-刘家窑家电商圈、东北三环-西坝河家电商圈、东三环-双井团结湖家电商圈、东四环-朝阳路家电商圈和中关村数码家电商圈等8个主要区域;在综合指数评比中,西三环-中央电视塔商圈、西三环-马甸商圈、南三环-洋桥商圈和东北三环-西坝河商圈分列前四,成为北京8大商圈中的核心商圈,四大家电商圈在规模、相关配套商业聚合程度、居民认知度、满意度环节得分均较高,在北京市区内表现突出,区域价值巨大。
通过以上结论可以看出,在8大商圈中有一半以上的大型家电连锁店店面选择在三环附近设立。北京三环是北京由内向外的连接区域,附近空间开阔、来往交通便捷、购买潜力也比较高。调查显示,在三环沿线的布局过程中,各商家充分考虑了周边的配套商业、购买潜力等多种因素。平均生活小区数量均在10个以上,公交线路的数量也在20条之多、配套设施丰富。
分析师李建新认为,沿三环的发展其实同整个北京市商业环境的变化有很大关系,北京市商业环境向三环的转变也促进和带领了家电商圈沿此方向的聚焦,另一方面,三环沿线辐射区域广阔,商家在进行门店选址时往往会考虑此地段对周边的辐射,在此位置设置门店是一种经济和有效率的选择。
白皮书显示,除了西三环-中塔商圈等4家核心商圈外,东三环-双井团结湖商圈地域的也优势较大。未来几年内,该区域将新增40万平方米商业面积,具有很强的消费支撑能力;区域内办公楼林立,餐饮、娱乐设施等配套商业丰富,有很高的商业聚集能力。目前,双井与团结湖连成一片,扼守住了广渠门外大街的出口,横跨长安街左右,并向东西延展,地理位置的优势非常明显,市场潜力巨大。
此外,中关村区域也相继引入了家电连锁店,家店连锁布局将覆盖整个市区,家电商圈逐步形成,未来也将会进一步影响居民的家电购买。
白皮书显示,在8大商圈中,已经形成四大核心商圈,从知名度、顾客选择度、商业氛围、便捷度、覆盖区域及商圈内主要企业营业额等指标上来看,西三环-中塔、北三环-马甸、东北三环-西坝河和南三环-洋桥商圈均名列前茅。调查显示,上述4大商圈对周边间接辐射面积37平米公里,年营业额达116亿元。
调查显示,西三环-中塔商圈在标识明显、产品丰富、购物环境和交通便捷指标居首位。该商圈以大中电器中央电视塔店为中心,涵盖公主坟、六里桥区域,消费吸附区域半径在1-2.5公里之间,面积接近10平方公里。
首页
前十页
上一页
12
下一页
后十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