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把家电分为3类: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和米色家电。白色家电指可以替代人们家务劳动的产品;黑色家电可提供娱乐,像彩电、音响等;米色家电指电脑信息产品。
“现在买划算,3月份这些电器就要涨价了。”2月22日,在太原街一家电卖场,一位电冰箱销售人员如此向顾客推销。
卖场:多家品牌放出“风”
昨日(2008年2月25日),在苏宁电器太原街店海尔洗衣机专柜前,销售人员向记者透露说:“冰箱的价格会在现价基础上涨10%左右,3月份厂商就会下达正式涨价的通知了。”以一款现价为5360元的冰箱为例,按销售人员所说上涨10%,3月份调价后就会达到5896元。
无独有偶,在一旁的三洋、LG、海尔等几个品牌洗衣机的销售人员也表示,他们的产品也将在近段时间全面涨价,但还没有接到厂家正式通知具体的涨价时间和涨价幅度。
“现在有的消费者就采取先付款再提货,将家电先放在商场,需要时再把货提走,这样就能以涨价前的价格买到想要的家电。”一位营业员说道。
厂商:成本压力转到产品上
春节前,西门子家电对外宣布,其旗下包括冰洗、厨电等全品类产品价格全面上调,白色家电价格涨幅在3%—5%之间。
外资品牌的涨价行为,使国内家电企业闻风而动。随后海尔发出调价通知,涨价计划几乎涉及了海尔公司的全线白电产品,其中洗衣机产品的涨价尤其明显,波轮洗衣机上涨幅度约7%,滚筒洗衣机价格平均上调10%。
尽管某大型家电连锁经销商沈阳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迄今尚未接到总部有关商品调价的信息,但他同时强调“不排除即将要调价的可能。”该人士还向记者证实了西门子、海尔等几家家电产品全线涨价的消息。
一位家电供应商代表也向记者承认,除钢材、塑料等材料成本上扬因素外,企业的仓储、物流、渠道、宣传等方面成本也有较大幅度提升,成本压力最终都会转移到产品价格上。
消费者:耐用品该买还得买
在同业竞争过分激烈的家电行业,家电产品能否涨价并不都是厂家说了算。业内人士认为,价格战往往是家电行业营销的撒手锏,而涨价牵一发而动全身。去年空调价格大幅上涨,就造成某些品牌市场份额急速下降。也出现厂家要涨价、而连锁卖场捂着不涨的现象。如今价格真的涨上去了,但这一价格是否站得稳,还要由市场来决定。同一款家电价格一下子上涨几百元,关键要看消费者能不能接受。
市民章女士表示,今年以来大部分消费品都在涨价,家电涨价也属正常,只要涨得不是很多,还是能够承受。毕竟家电不是日常消费品,一买就要用上很长时间,所以更关注的还是品牌和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