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进入平板时代以来,中国彩电业就步入多事之秋:海外市场方面,接连遭遇绿色环保、回收法规和各种专利费困扰,致使去年国产平板电视海外出口量大跌;国内市场方面,本土彩电企业在2007年公布的年报中都体现了彩电业务赢利能力不足的现象,此外又遭遇外资品牌集体降价的反攻,不仅零售额落后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善,就连原先一直坚守的销售量份额,也在去年的好几个月中被外资品牌超越。
从各方统计的数据来分析,2007年对中国彩电企业乃至彩电业来说都是不甚光彩的一年。市场规模越来越小,又没有丰厚的销售额做支撑,2007年国内彩电企业给人危机四伏的感觉,用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的话:“中国彩电业已面临重重危机了。”
不过这种尴尬在今年将有所改观!
随着2008年奥运商机的全面启动,各统计机构都预测今年国内平板电视市场仍将以高于50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增长,按照2007年900万台的保有量来推算,2008年国内平板电视的销量有望冲击1500万台,保守估计也在1200万台以上。
1500万台这一数字对国内彩电企业来说无疑是福音,这预示着历经前几年的铺垫后,中国平板电视市场终于放量,要进入规模为王的时代了。而这方面,正是国内彩电企业的优势所在。
首先,国内彩电企业将拥有相对低廉的制造成本。虽然国内彩电企业在液晶面板方面受制于人,但2008年这种状况将有所改观。液晶方面:随着海信、TCL等多家企业不断向上游扩展,上游话语权也在一点点地追回;等离子方面:长虹面板工厂将量产,将在价格、质量方面大大挑战原先垄断性极强的等离子面板市场。
其次,国内彩电企业在经历前几年的被动后,现在也变得积极起来,除了前段时间集团层面积极成立各种联盟外,近日各地分公司也开始考虑联合发展。笔者获悉,日前长虹、海信、康佳、TCL、创维五大国内彩电企业的北京分公司老总和苏宁电器副总裁范志军进行了小范围内的磋商,主题则是围绕“国内彩电企业如何自立自强”展开。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国内彩电企业在全国各地拥有的成千上万个销售网点,这是外资品牌无法抗衡和替代的优势。笔者了解到,诸如海信、长虹等国内彩电企业在全国的网点多达一万多甚至两万个,相比较而言,索尼、三星等在中国的网点仅有两三千个。随着一级市场需求的日渐饱和,二、三、四级市场对平板电视的需求将大大增加,外资品牌要想在这块市场有所渗透,难度非同一般。
另外,今年政府搭台的“家电下乡”活动也为国内彩电企业的重新崛起创造了条件。
所以面对奥运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国内彩电企业要做到稳扎稳打,虽然我们不敢说今年国内彩电企业会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但对缓解目前的尴尬处境还是很乐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