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进口电器维修网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公司简介
信立和祥维修网是一家综合型家电维修单位,成立1992年,在多年的发展道路上一直坚持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精益求精的服务作为我们服务的宗旨。
作为电器维修服务行业的先锋,信立和祥有最完善的管理、最规范的服务、最专业的技术、最合理的收费。我公司是拥有中 ,高级家电电制冷专业工程师团队监督技术的专业维修家电单位。(原地址前门粮食店街65号交电公司维修大厅内)[详细链接]
新闻中心
普通文章电视遥控器维护妙招热点文章04-15
普通文章家用平板电视日常保养手册04-15
普通文章这些家电寿命有多久?03-23
普通文章三星将推出谷歌电视 放弃英特尔芯片03-09
普通文章奥马冰箱陷贴牌危机 靠炒作无法赢得市场03-09
普通文章节能不容忽视 小家电套上能效“紧箍咒”03-09
普通文章规避成本压力是关键空调企业谈回收基金02-18
普通文章自主家电品牌出口坎坷海外市场被边缘化02-18
普通文章广州消毒柜、LED灯串抽检不合格产品01-11
普通文章华锐风电触电事故致三人死亡01-11
普通文章苏泊尔小家电存安全隐患北京停售01-11
普通文章苏宁电器未来十年将增长五倍01-11
普通文章空调业铝代铜 厂商握有决定权11-30
普通文章坚挺不降价 11月最保值液晶电视揭秘11-30
普通文章小物件也有大辐射 家居生活要绿色11-30
普通文章LED狂潮破下滑迷局 国内品牌被看好11-30
普通文章全球首款家用3D摄像机23日亮相苏宁10-28
普通文章天气转冷 空调电暖器用哪个最省钱?10-28
普通文章取暖小家电卖断货 确保安全是关键10-28
普通文章[组图]平板电视宣传概念消费者能否接受10-24
普通文章外资彩电削价凶猛 一举攻破七三格局10-24
索尼维修 东芝维修 松下维修
飞利浦维修 LG维修 日立维修
三星维修 夏普维修 三洋维修
  “价格战”难再成中国家电业的“主打歌”            【字体:
“价格战”难再成中国家电业的“主打歌”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2    

  即便如此,家电业打“价格战”的空间显然已经越来越小了。为了消化成本压力,通过新品推动价格上调已不可避免。而技术创新、品牌打造将是中国家电企业未来跨越成本难关的必经之路

  曾几何时,“降价”是家电业的主旋律;如今,“涨价”却成为家电圈的新闻词。

  昨天有消息称,国内最大的白家电供应商海尔拟向渠道大鳄苏宁提出涨价计划。这是自西门子之后,又一个家电巨头明确表达了提价的意向。

  其实,在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即将推行、原材料价格上升、能效标识制度的深入推广等因素影响下,家电产品综合成本上涨已是不争的事实。

  格兰仕常务副总裁俞尧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透露,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今年格兰仕员工的平均工资涨幅可能提高到25%~28%,而往年的工资增幅一般在15%~18%。

  除了用工成本,环保成本也在提高。与欧盟实施WEEE指令相类似,中国今年也将推行《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中国家电协会的副理事长刘福中曾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该《条例》征求意见稿中规定的是“生产者负责制”,即由生产者来承担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费用。

  这可是一笔不少的花费。也就是说,生产厂连电子产品“来生”的资源再利用也要管了。在日本,由行业、企业、政府三方共同出资建立一家废旧电子示范工厂,就花了50亿日元,代价不菲。

  另一方面,为了推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中国的能效标识制度今年也将从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产品,扩展至小家电领域,微波炉、电饭煲、电风扇将在今年试点实施能效标识制度。正如家用空调业推行能效等级制度的结果那样,行业节能门槛的提高,必然伴随着产品成本的增加。

  原材料成本上升也是众人皆知。最新消息称,新日铁已接受了国际铁矿石巨头涨价65%的要求,这无疑将大幅推高钢价,从而推高家电制造成本。

  当然,笔者并不是为家电产品涨价“鸣锣开道”,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抑制家电涨价的因素也都存在。

  首先,从生产角度看,规模是降低成本前提之一。而中国家电业进一步整合的态势已经十分明显,小天鹅即将“改嫁”就是一例,海信的白电马上也将装入科龙。除了横向整合,上、下游的纵向整合也可以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比如,长虹、美的最近都通过并购或合资切入冰箱压缩机。

  材料替代是另一个办法。比如,去年炒得沸沸扬扬的空调连接管“铝代铜”、洗衣机外壳“塑代钢”等。
  其次,从渠道和营销角度看,向来奉行“低价”策略的家电连锁大卖场,不会赞同家电产品价格的过快上涨;新兴的“网上直销”也正在探索降低渠道成本的路径。而创维分公司改制、美的空调分公司改制等的例子也说明,生产厂都力求通过体制创新,挖掘内部“增收节支”的潜力。

  即便如此,家电业打“价格战”的空间显然已经越来越小了。为了消化成本压力,通过新品推动价格上调已不可避免。而技术创新、品牌打造将是中国家电企业未来跨越成本难关的必经之路。

  中国家电企业成本优势的弱化,为其战略转型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服务区域
    1.您单位可以提供上门服务吗?上门费用是如果收取的呢?
    < 查看帮助 >
    2.如果技师上门检查之后,所需的维修的费用比较高,我可以不修吗?
    < 查看帮助 >
    3.经您单位维修后的电器有保修吗?保修期是多长时间呢?
    < 查看帮助 >
    [详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