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000651.SZ)专营空调及压缩机。1993年到2006年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从6.47亿元、0.49亿元增长到238.03亿元、6.28亿元。14年来净资产年收益率平均25.12%。本文重在分析格力电器未来发展潜力,以及与其他空调上市公司的比较。
2007全年销售净利率可能有所提升
2007年上半年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收入200.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28%;净利润4.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4.22%。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16.64%增长到本期的18.28%;利润率从上年同期的2.51%下降为2.42%。
笔者认为,2007年1~6 月毛利率上升时净利率反而下降,原因是:
1.2007年中期预提费用的大幅增加。2007年中期预提费用增量为2.29亿元,而2006年同期只有806万元。其中,2007年中期广告费用预提1.31亿元,而2006年同期为0。考虑到2006年中期广告费支付现金0.76亿元,而2007年为0.84亿元。在预提较为充分的情况下,2007年下半年计入利润表广告费的增速很可能低于上半年。
2.出口大幅增长而应收账款达到29.01亿元,导致本期资产减值损失准备为1.22亿元,而2006年同期只有0.62亿元。公司OEM客户主要为国际优质企业开利、GE、松下等,与格力协议的账期是三个月内。另外,近几年来该公司年报的应收账款均只有中报的一半。因此,预计2007年年报资产减值数额将比中报减少50%。
因此,格力电器2007年全年销售净利率可能与上半年相比有所提升。
与其他上市空调企业比较
在剔除2002年行业低谷的影响,格力电器主营业务收入保持稳健快速增长,美的电器增速较快而波动较大,青岛海尔增速较低且增速呈现下滑趋势。格力电器主营方向明确,空调销售额高于竞争对手美的电器、青岛海尔。由于市场价格敏感度高和各公司执行低利润率策略,目前格力与竞争对手销售净利率的差别不大。
企业的好坏不但要从资本盈利和增长角度衡量,也要考虑到人均产值、创利和福利。因为,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人力资源只有实现高效率、高创利、高回报的良性循环,才能持续促进企业发展和实现资本增值。
员工结构和人均产值:格力电器销售额最大,员工总数最少;美的电器的生产人员偏多;青岛海尔拥有庞大的销售队伍。最终可以得出,格力电器的人均产值远远高于竞争对手。
人均创利和人均工资福利,这两项参数涵括了单位劳动力为股东创造的利润和自身实现的价值。格力电器这两项参数均远高于竞争对手。
业绩预测和投资评级
第一、主营业务收入主要假设
家用空调国际市场业务2007年增长50%,2008年增长35%,2009年增加25%(欧美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下滑而降低格力出口增速)。
家用空调国内市场业务2007年增长50%,2008年增长20%,2009年增加15%(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增速估计放缓)。
商用中央空调业务2007~2009年间年复合增长35%。
第二、毛利率主要假设
市场集中度提高和格力定价主导权增强,家用空调原有业务的毛利率将在2007年中报同比增加1.64个百分点基础上,未来每年再递增0.5个百分点;另外公司积极投资生产上游部件,也将进一步增加毛利润。
中央空调业务毛利率21%(根据美国空调企业开利的利润率进行估算)。
第三、费用和所得税主要假设
销售费用率由于企业生产布局优化、与经销商利益更趋一致而不会增长。
管理费用率由于企业投资生产上游部件而将有增加。
所得税率上,格力注册在珠海特区的多个经营实体,享受15%的所得税率。2007年上半年所得税/利润总额为13.97%。如不考虑两税合并影响,假设2007~2009年所得税率为15%。
通过以上假设,笔者预测格力电器在2007年度家用空调销售额将达311.96亿元,商用空调将达33.75亿元。预计营业总收入2007年度达到345.7167亿元,2008年度达到435.51亿元,2009年度达到529.45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