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格兰仕,你会想到什么?“世界工厂”?“全球制造中心”?微波炉全球产销第一?还是被媒体屡屡提及的“价格杀手”、“价格屠夫”?
这些,都可谓是格兰仕的代名词。从1992年涉足家电领域以来,格兰仕通过实施专业化和规模化战略,使微波炉的价格大幅降低,“飞入寻常百姓家”,也迫使微波炉生产厂家纷纷退出竞争。如今的格兰仕是我国微波炉市场上的真正霸主,拥有全球50% 以上的市场份额。2000 年9 月,格兰仕斥资20 亿高调进军空调业,随后又大举进军小家电。2006 年,格兰仕空调全球产销350 万台,是空调出口排名第二的企业,也是近几年产销增幅最大的空调品牌。
但是,格兰仕辉煌的背后,也经历着外界无法体会的阵痛,譬如组织结构的大幅变革、管理团队的震荡、经营思路的调整??在阵痛过程中,格兰仕的经营方略和商业模式也在悄悄地发生改变。
“价格杀手”的称号,与格兰仕渐行渐远。“格兰仕已由价格战转向品牌战和价值战。格兰仕的微波炉价格并不是最低的,LG、松下,还有很多品牌的产品,价格都比格兰仕低。格兰仕追求性价比最高的模式,微波炉、空调,包括即将在中国市场上市的冰箱、洗衣机,低端的、产品价格已经被击穿的市场,如果冲进去捞不到油水,我们绝对不做。具体经营过程中,我们还是采用‘田忌赛马’的方式—— 用高端去打竞争对手的中端,用中端去打竞争对手的低端。” 在2007 中国CEO 年会上,格兰仕集团常务副总裁俞尧昌对《经理人》说。
从网罗装备到网罗人才
俞尧昌可谓格兰仕的一个符号,格兰仕微波炉的成功,就是其“价值摧毁理论”引领的结果,但是,在将竞争对手逐出中国市场之时,格兰仕的利润也在搏杀中不断流失。在这种情况下,格兰仕不得不谋求商业模式的转变。提价,是这种转变的一个重要表征。此过程中,俞尧昌曾经以休假名义淡出格兰仕。
种种迹象表现,新模式出师不利。今年9月,俞尧昌复出。同时,格兰仕的组织架构再度变阵—— 成立于去年年底的中国市场销售总公司已不复存在,按照产品线划分、产供销一体化的原则,格兰仕将一类产品的采购制造、内外销售等打包到一个公司内,分别成立了空调公司、微波炉公司和生活家电公司,每个公司下又划分为制造、内销和外销三大块。
“格兰仕对组织建设过程中的调整不遗余力,哪怕由此带来暂时的局部市场波动,也在所不惜。我们希望打造一支能不断健康发展的团队,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组织行为,使基业常青。”俞尧昌说,“组织波动的确会伤害企业某一阶段的发展,格兰仕采用缓解而不是用‘休克’的疗法来推进这种调整,在这个过程中,格兰仕的外销部分没有受到明显影响,但在空调产品的国内市场,的确出现了一些局部波动。单个产品某个时段做得多一点少一点,只是表象,要打造百年品牌,根本性、基础性的问题一定要解决好。”
1998 年,格兰仕将自己定位于“世界工厂”、“全球制造中心”,提出从竞争走向竞合的理论。格兰仕因此与250 多家跨国公司携手,整合了大量优秀的装备和技术,依靠中国市场廉价劳动力等优势,将生产成本控制到最低。现在,市场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材料上涨、渠道商不断侵蚀制造商利润;LG 等跨国公司已将生产线搬到了中国,他们的人力成本已经与格兰仕无异,正不断侵蚀格兰仕的市场。资料显示,在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LG 已经逼近格兰仕,双方共同占据微波炉市场60% 左右的份额,美的、惠尔浦和松下瓜分了剩余的市场。
这种情况下,格兰仕靠什么制胜?“整合人才!”俞尧昌说,“欧、美、日、韩企业在战略转移过程中,给中国企业创造了极好的发展机会,中国企业的接盘能力关键不在资本,而在人力资源。老梁总当年整合了跨国公司的优秀装备,小梁总现在在整合跨国公司的优秀人才。” 俞尧昌强调说,“这种人才的整合比收购生产线更有价值,因为这些优秀的人才知道生产制造过程中哪些是缺陷,哪些是必须要回避的问题,这就使格兰仕站在世界巨人的肩膀上去发展。”
首页
前十页
上一页
12
下一页
后十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