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国内照明行业再起波澜,半年前与GE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雷士照明,经过长达12个月的多方博弈,将奥林匹克中心区、奥运村、奥林匹克国家会议中心等多项奥运照明工程订单收归囊中,独占国内照明企业的鳌头。
抓住双机遇
抓住奥运照明工程和与GE合作的机遇,雷士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中国照明企业按部就班的低调潜行路线,因此雷士一系列的大动作连飞利浦、松下等国际照明巨头也开始重新打量这家来自中国广东的企业,揣测它接下来会出什么牌。
记者获悉,从2005年底起,国内外各大照明企业便已开始竞相争夺2008年奥运照明大单。2007年底尘埃落定,飞利浦、雷士、GE三家照明企业在超过5亿的奥运照明工程订单的角逐中领跑群雄。雷士打破了由国际品牌长期垄断的惯例,对此北京市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的相关专家表示:“我们希望北京奥运工程上能出现更多像雷士照明一样优秀的民族品牌,用中国的产品与技术打造我们中国的奥运会。”
2007年8月1日,全球照明鼻祖GE向雷士伸出了橄榄枝,据业内人士估计,表面看来,雷士与GE之间是渠道合作的关系,但GE是电光源的发明者,借助GE成熟的电光源核心技术优势,雷士渠道的产品种类和产品结构会有更大的扩充。
获得高金额的奥运照明订单,与GE展开战略合作,不仅使雷士的全国性品牌形象更加牢固,还为其国际市场的拓展打下基础。但雷士的领军人物吴长江对此看得很冷静:“现在雷士距世界品牌还有很大的距离,雷士的战略就是在中国市场做好的同时,探索国际化道路,把中国的自主照明品牌推出去。雷士的所有高层,都是带着这样的信念来管理企业的。”
剑指国际化
据了解,今年雷士将登陆海外资本市场,装载上快速发展的新引擎,从品牌形象、制度规范和技术创新等多方面得到提升,而承担奥运照明工程、牵手GE乃至08年的上市规划都向着同一个目标:创世界品牌,做行业第一。
2003年,雷士实现了商业照明、光源电气、家居照明、户外照明、智能照明和电工六大产品群,销售额以年均80%的速度增长,从2003年的3亿迅猛增长到2007年20亿的规模。2006年,雷士引入软银投资。当时雷士帐面上躺着上亿现金,并不缺钱,引进战略投资显然是为了提高公司透明度,为后期的上市作好铺垫。
雷士不仅每年都投入近20%的资金作为研发费用,还致力于渠道创新。2003年,雷士首创“隐形渠道”,重点加强与设计院、装修公司的专业沟通,如今,雷士每年约60%的商用照明产品都受惠于这条“隐形渠道”。 “雷士希望能以技术创新、渠道创新突破中国照明行业集中度低、竞争激烈的混乱局面,同时为打造国际化照明品牌练好内功。”雷士新闻发言人石勇军告诉记者。此外,雷士通过品牌专卖店、运营中心模式革新和差异化品牌定位等一连串举措,巩固它在中国照明行业中的地位。
据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统计,2006年,照明电器行业销售收入前10位企业收入达137.43亿元,仅占照明电器行业收入比重12.15%,企业规模小,资金实力薄弱,抗风险能力差等已成为制约照明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雷士有望突破这一行业困境,并带领中国照明行业向规模化、品牌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2008年雷士将积极进军国际市场,以专业和创新提升雷士的国际品牌形象。而在中国市场的销售规模,将有望超越众多跨国巨头,跃升第一。”吴长江说。
【雷士照明简介】
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照明产品生产、研发、销售的国际化大型企业。凭借优异的产品品质、卓越的服务精神,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与赞誉,雷士在照明领域一直保持行业领先地位,“NVC雷士照明”已成为国内照明行业领袖品牌。雷士自1998年底成立以来,销售业绩保持年均80%的速度增长,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随着软银等国际风险投资机构的相继注资,雷士一举跃升为国内最具国际化潜质的照明企业。
雷士产品涵盖商业照明、光源电气、家居照明、户外照明、雷士电工等领域,为客户提供了全方位的照明与电气装置项目的产品配套、客户服务和技术支持。目前雷士公司在国内拥有广东惠州、重庆万州、山东临沂三大生产基地,设有30多个运营中心、品牌专卖店2000余家。此外,雷士还在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设有经营机构,为海内外广大客户提供了更快捷、完善、周到的产品供应和售后服务。
雷士先后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等国内权威大学共同进行先进照明技术和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的研究开发,致力于新型绿色照明产品的开发和和谐光环境的营造。雷士在整个亚太地区首个加入DIALux设计软件外挂程序,将艺术的追求纳入科学的实际。
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敬请登陆:http://www.nvc-lighting.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