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的微利撑不起庞大的渠道费用,创维开始试行渠道多元化改革。
创维渠道改革惹争议
渠道费用高成发展瓶颈,试行“股份制+多元化”模式
从今年4月开始,围绕创维渠道变革的新闻一直不断。日前,再有消息传出,创维中国营销中心宣布将在广东、广西、福建和天津四省试点分公司法人化、并试行股份制。记者获悉,通过虚拟股权的形式,创维将分公司的收益与分公司核心高管的收益密切挂钩。此外,一个最为重要的变化是,在销售创维产品的同时,这4家试点公司可以引入其他品牌的销售,以扩大收入来源。
“彩电行业已经越来越微利,必须正视这一趋势,但改变这一趋势通过裁员显然不可行,渠道多元化是一个出路。”创维广东分公司有关人士认为,难以判断这种模式是否会成功,不过变革势在必行。不过,这种变革到底能否给创维带来实质性的增长?
分公司试水股份制
实际上,早在7月左右,创维广东分公司股份制改革就已经引起媒体的关注,近日,再有消息传出,创维中国营销中心已经宣布了一项重要的试点工程,即在广东、广西、福建和天津四省试点分公司法人化、并试行股份制。据悉,创维集团将把分公司49%的“虚拟股权”转让给当地的骨干员工,创维总部则控股51%。
以创维广东分公司为例,目前正在注册的广州创维电器有限公司,由创维集团控股51%,分公司的的主要骨干出资参股49%,不过,记者获悉,这49%为“虚拟股权”,主要体现在每年的利润分红上,即创维广东分公司如果业绩好,年终分红时骨干可获得49%的奖励,一旦出现亏损,则有高管按照比例承担亏空。
围绕这一变革,创维将把设想已久的多元化渠道引入销售公司,在销售创维彩电的同时,分公司可以进行自主谈判,引入其他产品进行销售。记者获悉,彩电微利化与渠道费用高涨矛盾越发激烈,是最终让创维做出这一变革的重要原因。记者获悉,经过多年的发展,攻城略地的彩电企业在占据三、四级市场的同时,也带来了营销费用的膨胀。“几百人销售一个产品,实在非常低效,加上彩电营销已经相当深化,再增长非常困难”,创维有关人士认为,多元化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方式。
多元化渠道遭质疑
多元化可以降低成本,对于一个专业的渠道商而言,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家电制造商能否利用自身的渠道进行多元化?目前,并没有看到成功的例子。此前,TCL试图通过幸福树把自身的渠道资源盘活,最终宣告失败。
“和TCL幸福树不一样的是,我们不做竞争性的产品,也不独立运作”,有创维内部人士这样对比两者的区别,据悉,在试行多元化的分公司里面,会以冰箱、空调等白电或者小家电产品为主,不会涉及彩电产品。
早在今年4月,创维在国内几大城市和欧洲著名家电品牌伊莱克斯达成合作协议,经过8个月时间的运行,目前并未取得成功。有彩电业内人士并不看好这种不同品牌之间的渠道融合,他认为,一个品牌旗下的不同产品的渠道融合都尚未成功,不同品牌不同产品的融合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
他举例认为,目前彩电企业的优势渠道在三、四级市场,但自身渠道做得不够深化的外资企业,高端的品牌定位与三、四级市场格格不入,而国内品牌要将自身的销售交给另一个企业会相当谨慎。“除非找到一个市场定位非常相似,而各自产品又互补的品牌,但这种机会微乎其微。”该人士认为,创维的变革成败仍需要时间观察。
■链接
彩电渠道曾尝试“黑白通吃”
在过去几年间,康佳、TCL包括创维自身都曾经尝试过渠道多元化。“黑白通吃”的时期,不少彩电企业想利用自身的黑电渠道,销售统一品牌的白电产品,最终也宣告失败。
最终,TCL、康佳等彩电企业的白电业务,采用的都是另一套营销班子,与彩电渠道截然分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