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第三季度,国美电器在全国范围内的门店总数已经增至672家,苏宁电器在全国的门店总数为453家。如果不计算全国范围内其他家电连锁公司的门店规模,仅此两家门店总数已经超过1000家。家电连锁就像一张巨大的“网”,完成了对中心城市的全面覆盖,其渠道话语权似乎也更加牢靠,而此时从家电企业那里传来的却是“要加大渠道力度”(即自建渠道)的声音,如美的空调明确建立销售公司制、创维营销系统实行分公司“股改”等等。
这种类似的声音在国美、苏宁等家电连锁企业强势扩张初期也曾有过,但细看下来,这次和以前已有着明显的不同,上一次家电企业所谓的“自建渠道”更多的意味是不甘心渠道话语权的旁落,而这一次家电企业想要的是真正的渠道改革与建设,重点包括大连锁所无法覆盖的农村市场渠道的精耕细作。这也再次表明,在现阶段的家电渠道建设上,将呈现多元融合的趋势。
空调自建将改销售公司制
家电渠道的变化时时都在发生,但此次却不只是细节上的改变,而是整个模式的改变,其中以两大企业的渠道动作为主要征兆:一是美的空调明确建立销售公司制,另一个是创维营销系统实行分公司“股改”。
销售公司制,即在各省市成立销售公司以取代当地分公司(或营销中心)。作为销售渠道的中间环节,销售公司与以前的分公司有很大的不同,它采用当地经销商持股的方式将经销商的利益与企业捆绑在一起,然后由销售公司在当地或深入到更底层市场(如农村市场)建立专卖店。格力空调自1997年在其董事长董明珠的倡议下开始实行,如今销售公司已成为格力空调的一大特色,并是其称霸业界的重要因素。
2000年左右,美的空调也开始尝试采用销售公司制,但结局是不了了之。2006年美的再次尝试,并选择了8个试点,此次美的成功了,而其真正开始全面推行销售公司制的消息,则是在美的空调今年10月中下旬于杭州召开的一次内部会议上传出的。随后全国各区域内十多家美的空调的销售公司迅速地相继成立,如近期在河南省成立了5家合资销售公司全面取代原有的4个营销中心(郑州、安阳、洛阳、驻马店)。
之前曾对此有所遮掩的美的空调高层此时已是开诚布公,美的制冷集团新闻发言人王建国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肯定地表示:“目前美的空调正结合某些区域的特点采用销售公司制。”来自美的空调销售公司的相关负责人更是私下里向记者表示这是美的的战略决定,并进一步说道:“美的一旦做出这样的战略决定,便不会轻易改变,销售公司制正逐步推行。”
与美的空调一样,于2006年开始试点销售公司制的还有志高、春兰、格兰仕,虽然这些企业还没有明确要全面推行该渠道模式,但这种趋势已逐渐形成。新科空调营销中心总经理徐良表示,明年新科也将选择一些试点来推行销售公司制。
创维“股改”预示自建变革
销售公司制之所以蔚然成风的一个重大理由是,它不仅最大限度地激发了经销商的热情,而且通过建立专卖店实现了渠道扁平化,最终达到利润最大化。新科徐良粗略地算了一下认为:“与传统空调业渠道的层层分销相比,建立专卖店的方式可让每台空调至少多赚50元。”
创维近期实行的分公司“股改”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虽然创维营销总部总经理刘棠枝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一再表示:“这完全只是公司内部管理的一种激励方式,与渠道无关。”但冠捷科技亚洲区消费电子事业部总经理刘丹却提醒记者注意:“在现有彩电企业的运作方式中,分公司实际上就是一个中间商或者说分销商,是整个营销系统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按照创维的“股改”内容:分公司员工持虚拟股49%,总公司持股51%。目前选择广西、广东、天津、福建等四省市分公司作为试点。从形式上来看,创维分公司的变化与格力、美的所实行的销售公司制确实存在较大差异,但如果如刘丹所说将分公司看作是一个分销商,那么创维此举实际上也是对渠道中关键分销商的极大刺激,类似建立销售公司的一种作用,两者目的几乎雷同。事实上,创维集团副总裁杨东文在解释此次“股改”的背景时道出的一大原因就是“分销成本高昂”。
业界判断,创维分公司员工持股只是第一步,依据渠道的演变规律,接下来将会是“分公司股份交换”(即销售公司)和“分公司社会化”,显然创维不会走后一种道路,那么销售公司将会是其最有可能靠近的方向。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