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内一些家电大佬们埋头苦干,可惜不是在拼产品、比价格,而是纷纷放下主业吆喝着冲入股市、楼市,仔细一数,几乎有头有脸的一个不落,一出手最少都是十几亿元。
家电企业多是上市公司,好多家都发布了半年报,从大面上看,有些业绩报告确实漂亮,可是仔细看看主业的报告,就有点惨不忍睹了。不过,他们需要庆幸自己报告发布得早,要是赶上前几天凄惨低迷的股市,这些“纸上财富”恐怕应该缩水不少。
缩水的不仅仅是财富。家电企业“下水”之后,还面临着如何“上岸”的问题。别以为主业是手拿把攥的,在当今家电行业的残酷竞争态势下,只要注意力稍有转移,就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看看上月的家电销售统计报告,就知道这种担忧不是杞人忧天:国庆节期间,国产彩电巨头首次跌出国美销售前5名,三星、索尼、夏普、松下和飞利浦五大外资巨头包揽前5名,而在销售前10名中,外资品牌占了7名。
还有一个事实也值得家电业警惕。当企业冒险投资的时候,自己的一举一动自然有人盯着。近期,包括基金、社保等在内的机构投资者纷纷唱空彩电类上市公司,甚至以抛售来表明态度。某著名家电企业的前十大流通股东,第三季度有两家出逃,仅剩一家也在大幅减仓。
昨天(2007年11月14日)股市大幅反弹,股民们都很开心,可这对忙着挣快钱的家电商而言不见得是好事,因为这给了他们继续不务正业的理由。很明显的道理是,钱如果来得容易,去的也就不会费劲,舍长就短不是长久之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