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宁发展瓶颈:平均单店收入下滑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2  |
一张表面上漂亮的成绩单掩饰不住重要指标——“单店销售额”下滑的事实。
近日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002024.SZ,下称“苏宁”)公布2008年年报,在“营业总收入498.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27%和实现净利润21.7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8.09%”的成绩背后,增长的动力来自于门店的扩大——截至去年年底,苏宁新进地级以上城市26个,新开连锁店210家,苏宁已在全国178个地级以上城市拥有连锁店812家。
更为重要的一组数据是,公司可比店面销售收入和平均单店销售额正在下滑。
苏宁去年可比店面(指2007年1月1日当日及之前开设的所有店面)销售收入出现阶段性下降,全年同比下降5.72%。根据市场级别划分,苏宁在一级市场可比店面销售同比下降了6.02%,在二级市场可比店面销售同比下降了5.62%,在三级市场可比店面销售同比下降了3.41%。而根据店面类型划分,苏宁旗舰店的可比店面销售同比下降了5.39%,中心店下降了7.27%,社区店下降了4.57%。
苏宁内部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解释到,此前多年公司可比店面销售收入一直是增长的,这一数字去年首次出现下滑。
本报记者还留意到,虽然苏宁去年年底的“平均单店面积”为4263平方米,比2007年年底增长了1.99%,但是,苏宁的“平均单店销售额”却下滑了。
如果按照苏宁“当年销售额”除以“年底时总店数”来计算“平均单店销售额”,苏宁2008年平均单店销售额为498.97亿元/812=6144.95万元,2007年平均单店销售额为401.52亿元/632=6353.16万元,2006年平均单店销售额为261.61亿元/351=7453.28万元。
可见,苏宁3年来的平均单店销售额其实是一个下降的趋势。
苏宁对某些经营业绩指标下滑的状况,自称与中国家电零售市场的不景气有关。不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市场咨询中心副主任陆刃波持有不同意见。
他认为,平均单店销售额和可比店面销售收入下滑证明苏宁发展多年之后目前已经面临一个严重的发展瓶颈——单店经营效率不高。
陆刃波分析到,目前中国家电零售连锁企业的主要经营模式还是依靠收取供应商的广告费、促销费、进场费等“销售主业之外收入”来赢利,而不是扎扎实实地精细化管理。与美国、日本等家电连锁大卖场相比,苏宁的平均单店销售商品种类要少很多。苏宁应逐步减少对“销售主业之外收入”的依赖程度,最终回归到销售主业。
|
|
|
|
服务区域 |
1.您单位可以提供上门服务吗?上门费用是如果收取的呢?
< 查看帮助 >
2.如果技师上门检查之后,所需的维修的费用比较高,我可以不修吗?
< 查看帮助 >
3.经您单位维修后的电器有保修吗?保修期是多长时间呢?
< 查看帮助 >
[详细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