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进口电器维修网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公司简介
信立和祥维修网是一家综合型家电维修单位,成立1992年,在多年的发展道路上一直坚持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精益求精的服务作为我们服务的宗旨。
作为电器维修服务行业的先锋,信立和祥有最完善的管理、最规范的服务、最专业的技术、最合理的收费。我公司是拥有中 ,高级家电电制冷专业工程师团队监督技术的专业维修家电单位。(原地址前门粮食店街65号交电公司维修大厅内)[详细链接]
新闻中心
普通文章电视遥控器维护妙招热点文章04-15
普通文章家用平板电视日常保养手册04-15
普通文章这些家电寿命有多久?03-23
普通文章三星将推出谷歌电视 放弃英特尔芯片03-09
普通文章奥马冰箱陷贴牌危机 靠炒作无法赢得市场03-09
普通文章节能不容忽视 小家电套上能效“紧箍咒”03-09
普通文章规避成本压力是关键空调企业谈回收基金02-18
普通文章自主家电品牌出口坎坷海外市场被边缘化02-18
普通文章广州消毒柜、LED灯串抽检不合格产品01-11
普通文章华锐风电触电事故致三人死亡01-11
普通文章苏泊尔小家电存安全隐患北京停售01-11
普通文章苏宁电器未来十年将增长五倍01-11
普通文章空调业铝代铜 厂商握有决定权11-30
普通文章坚挺不降价 11月最保值液晶电视揭秘11-30
普通文章小物件也有大辐射 家居生活要绿色11-30
普通文章LED狂潮破下滑迷局 国内品牌被看好11-30
普通文章全球首款家用3D摄像机23日亮相苏宁10-28
普通文章天气转冷 空调电暖器用哪个最省钱?10-28
普通文章取暖小家电卖断货 确保安全是关键10-28
普通文章[组图]平板电视宣传概念消费者能否接受10-24
普通文章外资彩电削价凶猛 一举攻破七三格局10-24
索尼维修 东芝维修 松下维修
飞利浦维修 LG维修 日立维修
三星维修 夏普维修 三洋维修
  海信国际化过速遭遇人才瓶颈 需多管齐下            【字体:
海信国际化过速遭遇人才瓶颈 需多管齐下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2    

  海信国际化遭遇人才瓶颈


  已届不惑之年的电子信息产业龙头企业海信集团,正在被核心人才短缺所困扰。海信集团总裁于淑珉不无忧虑地表示,人才问题已经成为海信产业升级、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


  1月25日,海信集团公布了2008年经营方针,第一条就是“改善人才结构”。这是继2007年提出“加强人才培养”之后,海信第二次把人才问题作为集团经营方针的首条赫然提出。


  3年前,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就意识到了公司人才捉襟见肘的内忧外患,但人才匮乏的问题至今仍未得到根本解决。进入2008年,海信集团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大幅提速,为了推进国际化,也为了避免企业陷入经营管理的困境。


人才紧缺


  管理人才匮乏、质量工艺人才匮乏、经营人才匮乏、国际化人才更是匮乏……近年来,海信人才短缺问题更加凸显。


  “不是总数的匮乏,而是适合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核心人才不足。”1月30日,海信集团新任人力资源部部长王志辉对本报表示。


  据本报了解,作为海信集团直属公司的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信科龙”)总裁王士磊现在身兼三职,除现任总裁职务之外,还暂时兼任海信科龙空调公司总经理及市场营销负责人的职位;另一直属公司海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小波离职后,目前海信集团任命了三位副总,但总经理岗位一直空缺;海信集团战略发展部两位部门负责人先后调岗和离职,该部门力量更显单薄;海信科龙人力资源部原部长彭玉冰离职之后,部长职位空缺1年之久;海信收购科龙之后,空调公司大批精兵强将派往科龙,海信空调的工作一度受到很大影响……


  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海信集团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469亿元,同比增长7.8%,但是企业发展速度与人才需求的满足情况却明显不成比例。以海信集团主力直属公司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信电器”)为例,2007年海信电器预计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50%以上,超过1.8亿元,但公司2007年度培训费用投入仅二三百万元,人才引进完成率仅为79.3%。


  海信地产最近几年已经发展成为海信的盈利大户,但2007年该公司只引进了一位投融资管理专家,而更多的需求没有到位。随着2008年公司上市工作提上日程,人才短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此外,海信科龙2007年也没有完成“引进1至2名冰箱设计专家、2名制冷技术专家和质量管理专家”的计划,公司研发、质量、工艺等各专业领域的业务骨干都十分紧缺。


  据了解,2007年海信集团社会招聘引进人才共352名,其中,中高端人才占比偏低,中层、副主任设计师以及经营层人才共引进48人,仅占13.64%。


  海信电器(600060.SH)2007年8月22日公布2007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国外营业收入为4.22亿元,占总收入的8%,比去年减少了63.35%。


  公告称,欧洲市场已经亏损两年,主要原因是公司调整海外市场战略,主动收缩高风险区域的业务,降低经营风险,把重点放在成长性好、盈利能力强、风险低的海外区域。


  “事实上,人才问题应该是首位的。派到海外的销售人员,绝大部分没有在国外生活和工作的经历,派驻海外后,面对复杂的市场形势和社会环境,感到力不从心、难以驾驭,从而产生了一些失误。”海信国际营销公司一名管理人员表示。


“缺人”缘由


  2005年春节前夕,海信集团召开了年度经济工作会议,周厚健做了《忧患与挑战:海信的下个5年》的讲话。其中一段耐人寻味:“3年前,我曾经牵头制定海信的人力资源体系。可惜的是,这个系统并没有真正贯彻下去。几年来,我们在人才培养上,寅吃卯粮的事太多了,只使用不培养的短视现象比比皆是。我们的海外市场缺人,工艺缺人,质量缺人,经营管理同样缺人,至今我们连一个像样的人才库都没有建起来。一个企业缺什么也别缺人,没有人,什么事也做不成,更别说战略规划与推进了。所以说,人才已经成为制约海信发展的巨大挑战。”


  海信人才短缺现象长期没有得到解决。原因究竟在哪里?


  于淑珉表示:“多年来,由于企业发展较快,更由于我们各级经营者缺乏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意识,作为直线经理发现、培养人才的意识不够,导致人才储备和培养明显不足,各类人才捉襟见肘、青黄不接。”


  “人力资源规划仍浮于表面的数据整理加工,缺乏切实可行的指导性,一些关键岗位长期招不来人,一些重要的工作无法推进;在岗的一些员工,与岗位要求差距较大,但自身却看不到差距、感受不到压力,抵触新事物,缺乏斗志,积极性和创造性都明显不足,已经成为公司发展的障碍;一些管理人员缺乏学习意识和良好的学习心态,不能真正的学习和提高。”海信电器总经理刘洪新说。


  海信集团一名高管指出,社会招聘的不尽人意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有薪酬方面的原因,企业舍不得在高端人才上投入;也有机制上的原因,比如海信地产和海信科龙明显感受到目前的激励机制对“留人”和引进人才工作的羁绊,对激励机制的改革和中长期激励的强化尤为迫切。人力资源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在激励机制、绩效体系、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都跟上的前提下,人才引进工作才会有更大的突破。


  “人才储备不足、匮乏的问题,非一日之寒。海信国际化战略构想提出很早,但战略构想始终没有变成清晰的战略规划,没有配合强有力的战略实施行动。所以表现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系列问题就会接踵而至。企业越大,问题越多。”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海信集团经管部一名管理人员打了一个比方说,企业发展太快了,企业的人才缺口就像个大坑,几个萝卜下去根本填不满。


  事实上,不仅是海信人才匮乏的警报几年前已经拉响,在海信等本土企业意欲构筑自己的人才储备及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同时,人才短缺已经成为跨国公司、本土大企业共同的命题,人才争夺战大幕早已悄然拉开。


多管齐下


  “一手抓硬的,也就是技术开发;一手抓软的,也就是人才的培养,这将成为海信每一位管理者今后几年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周厚健2005年曾指出:“到2009年海信40岁前,将是一个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服务区域
    1.您单位可以提供上门服务吗?上门费用是如果收取的呢?
    < 查看帮助 >
    2.如果技师上门检查之后,所需的维修的费用比较高,我可以不修吗?
    < 查看帮助 >
    3.经您单位维修后的电器有保修吗?保修期是多长时间呢?
    < 查看帮助 >
    [详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