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苏宁、国美相继围攻百思买中国首店——上海徐家汇店之际,百思买也开始摆出反击架势。《第一财经日报》获悉,百思买一直隐藏选址的第二家门店已经落定上海中山公园商圈,春节前有望正式开张。
租赁中山公园黄金楼面
上周六,《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中山公园对面长宁路、定西路、愚园路交会口发现,一栋即将竣工的新商场幕墙上,悬挂着百思买的英文商标“BESTBUY”。昨天,记者前去拍摄时,发现该商标已被橘红帆布包裹,仅能隐约看到字母。
一位正在楼外铺板砖的工人说,红帆布是2007年12月29日裹上的,上面说现在还不是时候公布。百思买(中国)公司一位内部人士表示,“二店开张不远了。”
新门店显然将以租赁方式运营。记者获悉,该楼宇投资方为荷兰胡氏实业与上海裕荣置业。在长宁区城市规划中,该楼所在地块属“33街坊18/1丘地块”。商场建筑面积5527平方米(地下一层地面三层)。
百思买上述人士透露,公司“全租下来了”,但未透露租金数额。此前,苏宁高管表示,其中山公园旗舰店,两年前每平方米日租金就高达4元。两年过去,百思买的成本恐将更高。即使按4元/平方米的租价计算,仅租金一项,每天将付出2.2108万元。
本报获悉,该店员工已基本招聘完毕,大约120人左右,主要偏向IT、数码及手机销售人员。
新店指向苏宁、国美旗舰店
事实上,几个月前,记者已获悉,百思买短期内将在上海再开两家门店,一处浦西,一处浦东。其中,浦东店可能将落户八佰伴附近。
饶有韵味的是,百思买中山公园店显然有直接进攻的味道。因为,苏宁长宁旗舰店(华东大区管理总部所在地)、国美电器长宁店就距离该店100米左右。国美上海管理总部两年前也曾一直长驻此商圈。
这也是百思买在核心商圈的反击。就在三个月前,苏宁、国美相继在百思买徐家汇首店100米距离内,开设了新3C店面,借助价格优势及相似的店面风格,直接对它进行了围攻。
但百思买的进攻根本无法真正威胁对手。按其官方说法,未来一年,其门店数量很难超过5家(不包括五星电器)。而在收购永乐、大中后,国美门店数已超过1000家,苏宁也在600多家,而且,它们目前开始全面向整个3C领域延伸。
“我们早就知道它过来了,一开始说是国庆开,后来说元旦开,现在又春节开了。”苏宁电器一位市场人士闻此消息后说。
黄光裕、张近东此前也相继揶揄了百思买的速度。黄光裕表示,百思买还做不到让国美调整策略来应对,那样是浪费子弹;而张近东则说,3到5年都不会把百思买当对手。
百思买未来可能会依赖行业整合,就像并购江苏五星一样。但就全国核心区域而言,在国美并购永乐、大中之后,留给它的更有利的快速扩张机会已不多。
而苏宁电器总裁孙为民之前对本报强调,依托着本土强大的制造业以及庞大的消费力,未来“还不知道谁收购谁呢”。
观察
百思买扩张瓶颈
百思买如何规模化,是它参与中国本土市场竞争的最大瓶颈。因为,面对仍在跑马圈地的对手国美、苏宁,区区两家门店根本无法为它创造创造真正的利润。
消息人士透露,百思买首店一年的营收约在3亿至4亿元,仅占整个上海家电市场(约在300亿至400亿元之间)的1%。与它全球近300亿美元的总营收相比,更是微不足道。
百思买或许想借并购实施扩张。但此前两大最具并购价值的上海永乐与北京大中,如今已被国美收至旗 虽然百思买已经收购了江苏五星,而在山东、华南等地,还有全国第五大、第六大家电连锁企业,即山东三联、深圳顺电,或许它在等待机会成熟,以迅速展开开店竞赛,但截至目前,还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它会这么干,它一直强调自己来中国,不是参加开店比赛的。
它的对手们则表示,这是百思买的委婉的自嘲,也是一种无奈,因为,在国内一线城市,良好的店面资源早已被对手们抢先占据,这势必会拉长百思买的选址过程,对它来说,这无疑是一种高昂的时间成本。
在这种尴尬状态下,深耕上海、北京等核心城市市场,恐怕将是它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基本动作,而旗下品牌五星或能承担起在三级、四级市场布局的功能。至于中国本土市场,恐怕仍将以国际采购基地的角色体现在其整体运营中。
这再次让人回味起张近东与黄光裕对百思买的揶揄,他们说的都是实话。看上去,未来多年,,他们有足够的信心,让中国家电业保持着目前的竞争格局,即国美与苏宁的双寡头竞争局面。
大概能让百思买得意起来的,是它的运营模式(先款后货)、良好的购物体验以及所谓文化。但是,这种美国企业的超前意识,在本土市场,往往给人一种理想主义色彩,尽管苏宁、国美一直在暗中学习它,但私下却认为,百思买这种引领社会潮流的成本非常大。
这还没有涉及它的管理与文化挑战,即它如何真正融合、改造五星并消除未来文化的冲突。至于美国总部平衡中国市场短期利益与长期战略之间的耐心以及决策效率等,那更不是我等所能感受到的。遥控与中国团队决策效率的矛盾;中国核心管理团队如何打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