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家电的07年,可谓转折的一年。平板市场规模急剧增大,企业运营效率提升,盈利得到初步恢复。但自4月起,出现屏资源的持续紧缺,行业初现整合的曙光,竞争趋向理性。
展望08年,基于奥运的拉动,内需又将是一个大丰收年,预计增长将达到80%-100%。但对我国企业而言,机会主要来自三四线市场,三四线市场高速增长,市场占比将从07年的10%上升至08年的30%。预料08年屏仍将持续紧缺,行业存在“洗牌”的可能。
在黑电领域,我们看好获得上游屏资源支持、差异化开拓三四级市场的平板企业盈利前景。我们重点推荐厦华电子,我们认为其可能在尚未决出胜负的平板市场胜出。
白色家电的07年,可谓是丰收的一年。空调行业经历06年的低迷,在07年出现明显回暖,全年增长有望达到22%;冰箱和洗衣机业务也由于换机时代的来临及三四线市场的启动,均经历20%以上的增长。
白电的08年,预计良好增长仍将持续,但增长将主要来自三四级市场。由于消费水平的提升、消费观念的转变及渠道的铺设,三四级市场的消费量将占总体消费量的30%,并且持续在扩大。
在白电领域,我们看好08年行业龙头公司前景,特别是渠道掌控能力较强的公司。我们重点推荐拥有很强渠道掌控力的格力电器及处于大变革时期的青岛海尔。
黑电
07年:遭遇“屏资源”紧缺,竞争趋向理性
平板电视市场规模急剧扩大
经过几年的跌价,平板电视价格已逐步跌入市场可以承受的范围,根据液晶显示器替代CRT显示器的规律,当液晶的价格达到CRT的1.5-2倍的时候,替代出现加速的迹象,由此带来市场需求的持续放大。预计我国07年全年内销市场规模较06年扩大80%-100%,销售量达800万台以上,而全球增长将达50%以上,总量达8000万左右。规模效应开始显现,而我国企业对做规模恰恰具有一定的优势。
运营效率提升,盈利得到初步提升
平板从产品特点来看,上下游变化十分迅速,属于小批量、多品种的属性,因此对企业运营效率有极高的要求,而前期彩电企业适应CRT时代变化慢的特点,运营响应效率较低,经过几年痛苦的摸索,彩电企业已逐步认清平板产品类IT化的特点,加强供应链、存货等管理力度,提高市场响应速度。
CRT时代,我国彩电企业一般全年仅下达两次采购计划,对资产的盘点相应也采取半年或一年盘点一次,由于价格、技术变化都十分缓慢,这种运营制度适应产品的特点。在平板时代,面板价格、技术及功能等方面变化十分迅速,一旦出现存货或者产品过时,则会给企业带来非常大的损失,我国平板企业在发展初期一般均经历过这种痛苦。经过痛苦的摸索,我国企业开始适应这种类IT产品的特点,调整运营体制,如盘点周期从半年调整到一个月,每周均和上游进行价格沟通,与上游紧密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等,通过这些举措,运营效率得到大幅提升,盈利能力随即也得以恢复。
运营效率提升的同时,产品也开始呈现差异化。
目前液晶屏已经实现了1366×1080像素的高清分辨率、4ms响应时间和12bit灰阶,可以较为清楚地显示高清信号和运动画面。由于液晶面板技术的成熟,使得面板日益同质化,单靠面板已经难以与竞争对手拉开距离,平板的竞争将转向功能应用。众多新应用的推出,一方面增加终端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也使得产品竞争可以差异化,避免无休止的价格战,这些都可以提升盈利能力。
屏资源出现持续紧缺,行业出现整合曙光
自4月份32寸屏率先企稳,由此拉开了液晶屏紧俏的序幕。当前,除40寸以上尺寸供需不紧缺外,29-37寸屏均出现紧缺,屏资源的紧缺虽说给下游企业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另一方面,也给参与企业众多,竞争无序的我国平板企业带来整合的良机,据不完全统计,07年的持续屏紧缺已导致至少50家小的终端企业退出,行业竞争趋向理性。
08年:内需规模大增的“渠道”突围
奥运的拉动,08年内需又是丰收年
2008年,我国将迎来千年一遇的“奥运盛会”,在奥运期间,我国将开播高清数字信号,基于观看奥运的大屏幕、高清晰度的要求,并伴随当前国内数字化改造的加速,预计08年我国将迎来彩电市场的丰收年,特别是对高端的平板电视需求急剧增加,需求增长将达到80%-100%。
三四级市场决定成败
自06年以来,外资品牌依托家电连锁卖场,在一线市场大打价格战,使得国产品牌节节败退。据统计,国产品牌目前仅占一线市场的4成左右。由于家电卖场的佣金较大,国产品牌利润微薄,被迫转战三四线市场。与此同时,由于消费水平的提升,我国三四级市场已处于快速启动阶段,增速远高于一二线城市市场,预计08年在整个市场的占比将从07年的10%上升到30%。同时,在三四线渠道方面,外资由于早已退出CRT领域,没有国产品牌销售CRT所维系的渠道,而所依托的家电连锁卖场在三四线市场又缺乏布点,其产品缺乏下沉的通道,国产品牌在三四线市场大有作为。从渠道控制而言,三四线渠道多数较为分散,议价能力远低于家电连锁渠道,家电厂商可有效控制渠道,获得高于一二线市场的利润。可见,能够有效地在三四线市场获得收益,将决定国产品牌未来前景。
屏资源的进一步紧缺将引发行业“洗牌”
07年出现的中小尺寸“屏荒”现象预计将毫无疑问的延续到08年,经历了06年的剧痛,液晶屏的大厂在扩产方面都出奇的谨慎,而整个需求依然在快速地增长,同时,由于扩产周期一般在一年半左右,因此,整个业绩预期08年屏资源紧缺不会缓解,至少在年中之前不会。
由于液晶电视上下游垂直整合已成趋势,外资品牌均是垂直整合,就连前期未有下游终端企业的我国台湾面板企业近年也陆续完成整合,如友达-佳士伯,奇美-冠捷,中华映管-厦华等。一旦屏资源出现大规模紧缺,有股权关系的下游将优先获得上游的屏资源支持,而未有上游支持的企业可能将面临“屏荒”,影响企业发展。目前看,我国企业中仅厦华完成垂直整合,即便我国一直在推进的解决产业链缺失的“三合一”计划进展顺利,也至少要到09年下半年推出国产屏,因此除厦华外的其他未有上游支持的企业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而厦华无疑是最有可能在尚未决出胜负的我国平板市场获胜。
策略:看好获得上游屏资源支持、差异化开拓三四级市场的平板企业盈利前景。
首页
前十页
上一页
12
下一页
后十页
尾页
|